2025年4月23日晚,澳门银河综艺馆的聚光灯下,孙颖莎从刘国梁手中接过世界杯女单冠军的奖杯。
在颁奖仪式上,刘国梁看着这个一手带大的孩子,亲手把金牌戴在了孙颖莎的脖子上,还宠溺的摸了摸她的头。
这个24岁的女孩在镜头前罕见地低下了头,她在努力吞咽即将溢出的泪水。
而她也发现了刘国梁已经泛红的眼眶。
其实这并非孙颖莎首次在领奖台失态。
2021年休斯顿世乒赛混双夺冠时,她就曾因激动到说不出话而被网友做成“表情包素材”。
2024年巴黎奥运会混双金牌战中,她在决胜局挽救赛点后与王楚钦相拥而泣的画面也令人记忆犹新。
但这次的哽咽显然不同,当刘国梁将奖杯递到她手中时,两人刻意放缓的动作仿佛在拉长赛场上最后的交集。
他们或许那时候就已经知道,这是“刘爸爸”最后一次以乒协主席的身份给莎莎颁奖了。
卫冕的喜悦和分别的不舍,似乎让孙颖莎又得到了一次心灵上的成长。
就在孙颖莎夺冠的三天后(4月23日)刘国梁宣布辞去国平主席一职,将未来国乒的大旗交到了王励勤的手里。
而孙颖莎也是随后在社交平台上发出了自己对“刘爸爸”的感谢,以及对未来国乒的祝愿。
而“夺冠”和“离开”两种话题同时出现的时候,领奖台上的泪水就好像故事的伏笔一样令人动容,引出了无数网友的热泪。
“小魔王”和“刘爸爸”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刘国梁用直拍横打技术击溃瑞典队时,5岁的孙颖莎正在石家庄的乒乓球馆里用矿泉水瓶练习颠球。
2017年日本公开赛,17岁的孙颖莎首次代表国家队出战。
面对奥运冠军陈梦,她在1-3落后的情况下连扳三局,决胜局10-7领先时,陈梦叫了暂停。
孙颖莎赛后回忆:“当时我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这球必须赢。”
最终她以11-8锁定胜局,成为国际乒联历史上最年轻的巡回赛女单冠军。而
这场比赛也让媒体惊呼:“中国乒乓球的‘小魔王’诞生了!”
当时就在场边的刘国梁笑着对教练组说:“这孩子的眼神像极了当年的我。”
两人的师徒缘分在2019年世乒赛生根发芽。
当时孙颖莎因外战失利陷入低谷,作为比赛领队的刘国梁则是将她单独叫到训练馆:“你知道为什么叫你‘小魔王’吗?因为你打球像张怡宁,眼里只有胜负。”
随后的三个月,刘国梁为孙颖莎制定了一套“高压模拟训练法”。
每天加练2小时接发球,用AI系统分析对手2000个发球轨迹,甚至要求她在训练中佩戴负重护腕。
这段经历也被孙颖莎称为“地狱模式”,但这种训练也成就了她巴黎奥运会混双决赛连救4个赛点的传奇。
刘国梁对孙颖莎的影响也不止停留在技术层面。
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女单比赛中,孙颖莎在半决赛的时候对阵日方的伊藤美诚,她以4-0的成绩横扫了比赛场,也一度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人间止藤片”。
可是队友的强大阴影再次挡在了她面前。
决赛输给陈梦后,孙颖莎在更衣室一度哭到发抖,而刘国梁递给她一条毛巾:“银牌是终点,还是起点?”这句话也成为了她此后多年的精神图腾。
2024年巴黎奥运会女团决赛,她在1-7大落后的情况下逆转平野美宇,赛后更是坦言:“当时耳边全是刘指导的声音。”
孙颖莎的打法被球迷们称为“男子化暴力美学”。
她的反手拧拉技术堪称一绝,甚至击球瞬间爆发力堪比樊振东。
2025年WTT新加坡大满贯赛,她在半决赛中首次使用“下蹲砍式发球”,尽管在比赛中失利,却让也让许多粉丝感叹孙颖莎实力的强大。
技术层面,她也在探索新可能。
她尝试“正手滑板”技术,尽管失误率还很高,却为团队积累了许多的宝贵经验。
教练组评价:“孙颖莎正在从执行者向战术制定者转型。”这种转变让她在新生代选手中脱颖而出,成为国乒女队的“定海神针”。
技术革新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
2023年德班世乒赛期间,她每天凌晨5点到训练馆加练正手直线。
女乒教练邱贻可透露:“她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一个动作不达标就反复练到深夜。”这种执着让她的正手得分率提升飞速,更是成为国乒的“台内霸王”。
代言背后的顶流诱惑
孙颖莎在2024年的6月入选了《2024福布斯亚洲文娱体育领域30岁以下精英人物榜单》。
更是在2025年的《福布斯》亚洲运动员商业潜力榜,以2.7亿个人IP估值登顶。
她的代言清单从高露洁牙膏到红旗汽车,涵盖美妆、珠宝、文旅等多个领域。
而她代言的非体育品类占比反而越来越少,没想到是把专业运动品牌一举卷成了时尚圈的顶流。
而商业的成功源于她的“反差萌”的人设。
赛场上的“暴力莎”,场下却是“人间甜豆”。
她在直播时经常会用“东北话”讲段子,社交媒体里也常发搞怪自拍。
这种真实感让她的粉丝量突破5000万,而她所没想到的是,网络铺天盖地的时代和庞大的粉丝体量让一个喜爱“真实”的运动员,也被迫打上了“饭圈化”的标签。
“个人隐私被曝”、“粉丝舆论失控”、“体育对手频遭网暴”,这些影响裹挟着孙颖莎冲上各种风口浪尖,狂热的粉丝行为似乎并没有那么理智,这也让一个本来专心于体育生活的女孩承受了许多不属于这个年纪的压力。
但她也始终牢记刘国梁之前的告诫:“运动员的根基永远在赛场。”
2024年亚运会期间,她一口气推掉了12个商业活动,专注备战不负众望,包揽了三枚金牌。
孙颖莎的故事不会因刘国梁的离开而结束。
正如她在巴黎奥运会女团夺冠后的态度。
“金牌是终点,也是起点。”
作为史上最年轻的大满贯选手,找回状态的孙颖莎隐隐也有了些“六边形战士”的样子。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奥运周期,她的每一次挥拍都将书写新的传奇,而那些关于师徒情、新老交接、时代更迭的叙事,终将沉淀为孙颖莎卫冕路上的基石。